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研发 > 技术开发
我院承担的 “轨道交通关键材料”课题“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来源:http://www.chinajy-sh.com.cn/technology/development/.html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7日
+ . -
  2012年5月7日,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对我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轨道交通关键材料”课题“高速铁路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了技术验收。中国工程院孙伟院士、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材料处史冬梅处长、郑捷博士、中冶集团科技部岳清瑞部长、冶建总院钱雷副院长等出席了此次验收会。
  验收过程中,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验收资料,听取了课题组长、高性能混凝土院副院长郝挺宇博士对项目完成情况和技术创新点的汇报,了解了技术难点及应用中的问题,并考察了相关现场。通过与课题组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质询与交流,专家组对项目给预了很高的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成员单位搭配合理,任务分工明确,组织到位,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技术新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课题组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规定的全部内容,一致同意通过技术验收。
  “高速铁路用钢筋混凝土”是我国“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子课题,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课题组开发了500MPa级细晶粒高强钢筋,屈服应力达520MPa以上,并通过可焊性、连接性能等各项性能测试。该成果实现了批量生产,目前已经实现销量5000吨,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和市政工程。通过对京张高速铁路官厅水库特大桥进行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试设计,节约钢材用量40%以上,直接效益500万元以上。同时,高强钢筋的应用,降低配筋率,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项目组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该成果广泛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用量超过1700万m3,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项目组通过疲劳荷载与环境耦合试验,客观分析了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侵蚀条件下的性能劣化速率,该项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项目组针对氯盐环境下,细晶粒钢筋劣化速率展开专题研究,提出氯盐环境下细晶粒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保证措施。同时项目组建立了疲劳—环境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预测模型,在国际上尚属首次。通过结构和抗震试验,项目组研究了不同结构部位细晶粒钢筋的配筋与结构性能的关系,为细晶粒钢筋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本项目的验收预示着我国高强钢筋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有了此研究成果的铺垫,我国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的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高性能混凝土院  吴志

网站首页| 公司介绍| 主营业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1 中冶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湄浦路360号A10 电话:021-6678975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576号 沪ICP备17057395号-1

中冶建研院